丁学良口述(下) | 同一代人,同一种追求:李强活在丁学良的记忆里
中国如何能够早日实现现代化,又同时能够介入世界文明的主流,这是强爷我们这一代人最最关心的问题,这也是强爷把我们撮合起来想多做点事儿的最重要的推动力……强爷的走带走了我们这一代人很多很多无形的宝贵的精神的、文化的、价值的、理念的、历史的财富……
丁学良口述(中) | 同一代人,同一种追求:李强活在丁学良的记忆里
一个可靠就不容易了,两个可靠就更难了,找到这样的一个人真的不容易,就是他是‘双可靠’,不是‘一可靠’,上面下面的人都觉得他可靠,这样的人极少,他同时又对学问很认真很坚持,对人很厚道,要把这些素质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啊,难得。
丁学良口述(上) | 同一代人,同一种追求:李强活在丁学良的记忆里
强爷身上有那么多的好的品质,我们这些人都很羡慕,我们这些人也低于他身上这些好的品质,即便我们自己不具备,因为他的朴实,他的宽容,他心态的开放,他生活方式的简朴,他对学生的爱护,他对青年教师的帮衬,他为中国政府行政部门做咨询时提的扎实措施建议……你很难找到这么多优点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逝者|江平与他的时代
少年时志得意满、青年时跌入谷底、中年时奋起拼搏、晚年时老骥伏枥,江平的人生经历坎坷而精彩,但不管时光如何变幻,他心中始终有一团不灭的法治之光,支撑着自己坚守真理、坚持道义,持续为“法治天下”的梦想而呐喊。
季羡林留德回忆:德国导师给我的严谨师承
我完全以教授为榜样,对学生要求严格。等到我的学生当了老师的时候,他们也都没有丢掉这一套谨严细致的教学方法。教授的教泽真可谓无远弗届,流到中国来,还流了几代。我也总算对得起我的老师了。
渠敬东:真正的教育不止发生在大学
亲近才是教育最核心的东西。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小的时候和你的玩伴、同学亲近的时候,那是一种很自然的亲近。但是当你长大成人、上了大学后,你和别人的亲近会变得非常丰富。怎么理解人的这一部分?
学霸容易得“空心病”?丁学良:独生子女的父母更不允许失败
如果一个社会已经相当富裕,物质生活相当好了以后,除非他能够接触到比他更富裕且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刺激,否则的话可能人也变得比原来更麻木、迟钝,甚至失去了奋斗目标。
蔡元培出长北京大学的前前后后
蔡元培出长北大“是孙中山支持”的,以及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工作,是革命党隐伏在北方文化教育方面的一着棋”之类的说法,就长期在学术界流传,而这类说法,与历史的实际是否相符?
罗征启身后事,深大二次改革何以失败告终?
罗征启先生是中国改革开放无法绕过的重要历史当事人,他于深大所开启的改革,其意义已不限于对大学改革,对整个中国教育体系改革,乃至中国未来之路该如何抉择,皆当有深刻启发。
纵观中国近现代、当代所有改革者,他们身上几乎皆具两种品质:智慧与勇气。而后者,尤为稀缺,甚至可以说,某种意义上,二者之间可以直接划上等号。因为,没有勇气的智慧,绝非真智慧,而没有智慧的勇气,只能是莽夫之愚勇。
[演讲]哥大校长2019毕业演讲:当消极天性被激活,唯有深层思想能实现生活价值
这里被严密规范的学术探索防卫,坚守着由全方位怀疑主义所领导的开放性对话,并怀着对人类成就的无限尊重。哥伦比亚大学晨边高地校区在一个世纪前建立,并一直代表着有序、传统和不断自我探索的理想。
[演讲]东京大学上野千鹤子:等待你们的是不公的社会
我坚信,在大学中获得的价值,并不是掌握既有知识,而是掌握住令此前谁也未曾接触过的知识诞生的知识。孕育知识的知识,我们称之为元知识。而让学生掌握元知识,正是大学的使命。
[纽约时报]讨好学生:美国高等教育领域最为惊人的转变
高等教育的体验正在以与学术的严谨性无关、与刻苦努力无关、与测试学生们的极限以及颠覆他们紧握的信仰无关的方式被定义着。在入学前,学生们被陈列着任他们支配的娱乐消遣的目录和网站所取悦,然后,就遇到为了让学习过程变得有趣而让自己焦虑不已的老师;他们所听到的是,大学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娱乐、为了作乐。
[纽约时报]中国高等教育困局: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去哪儿了
中国计算机科学和工程专业的新生入学时,其批判性思维能力比美国和俄罗斯的同类新生的水平高两到三年。然而,中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读了两年大学后几乎没有改进,而他们在美国和俄罗斯的同龄人则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刘道玉:我这一生坎坷,是我的性格决定的
在加拿大念书的小孙女大前年回来,刘道玉带她逛校园,路过树林中某一任校长的雕像,小姑娘用生硬的汉语问他,爷爷,你的石头在哪里?“我说爷爷没有石头,不要石头。”2007年武大首届作家班的22位作家准备捐款给刘道玉建一座铜像,刘道玉忆称校方以“校园没有合适的地方”拒绝了。对这一切,刘道玉显得平静。
社团:大学里的权势,友谊与名利场
1871年,一位耶鲁人曾写道:“要仅用社会联系来评判一个人,实在很愚蠢。但如果仅用他的奖状或者奖学金来评判一个人,也更加愚蠢。用一种武断的标准来评价一个人无疑是不公平的,但如果一定要用仅有的一条标准来判断一个人,那么,没有什么比加入社团体系更能掂量一个耶鲁人的份量了”。
新周刊:我们都是大学的灾民
施密德特在耶鲁大学学报是这样嘲笑中国大学的:“它们把经济上的成功当成教育的成功,并竟然引以为骄傲,这是人类文明史最大的笑话。”这不仅是施密德特眼中唯利是图的中国大学的问题,事实上,中国人早已将“经济上的成功”视为“成功”的全部
伊格尔顿:大学正在慢慢死亡,为了学费不顾体面
这种紧盯学生钱包的结果之一,就是目前流行的为20多岁学生量身定制的课程。在我自己所处的英语系中,这意味着要吸血鬼,不要维多利亚时代研究;要性研究,不要雪莱;要爱好者杂志,不要福柯;要当代世界,不要中世纪。于是,这种深层次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塑造了课程纲要。
[演讲]钱穆1963年新亚学校开学演讲
我前面曾说:我在新亚此十三年中,学问是退步了。或许诸位可以说:我虚心或过谦。但,我总不能说我的做人退步了;因每一人之学问可以停滞不长进,但论人格,却只能进,不能退。又且此种进步,只有自己一人知,不能为别人知。
谢小庆:中国可以向美国“高考改革”学什么?
大学以什么样的方式招生?确立怎样的招生标准?应该是大学 “能够自主决定的”,是“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是“能够自律管理的”,也是“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并不需要行政许可。政府的过多干预,违反了《行政许可法》。
[演讲]葛云松:请不要忘记思考
我们要忠实于法律的目的与价值来解释法律,也知道法律本身,包括法律价值本身,同样是反思、批评的对象。所有这些,都需要独立、谨慎、理性的思考。而法律人的这种思考的训练,这种思考的能力,是中国最稀缺、最宝贵的。
[快公司杂志]未来大学
在未来10到15年内,大学会开始迅速解体。课堂会消失,教授的角色会发生转变,科技会使获得大学教育比今日更加方便,高等教育也会更具价值。确实,会有很多学校关门倒闭,但那些存活下来的大学会更具创新性和高效性。
龙应台:大学,如果没有人文 ——对港大毕业生议会的演讲
香港或许此刻文化的土让过于浇薄,但是以香港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它比上海和台北都更有潜力面对整个华文世界,搭出一个人文思想的平台,成为文化的聚光之处。
张鸣:大学校园该不该封闭?
进北大的大门,是要看证件的,连北大的许多资深教授,经过大门的时候,都老老实实把证件掏出来给门卫看。我在微博上表示了对门禁的不满,还遭到一通拍砖,说我不尊重门卫,就是不尊重劳动人民
港校颠覆香港文化形象,“文化沙漠”变“文化康庄大道”
香港文化形象的嬗变,大抵一方面是香港人不断努力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则是外界对于此“商业城市”的了解逐渐深入。也不妨删繁就简,用“大侠”与“大学”这两个意象来描述:前二十年(1978-1997)是游侠想象,后二十年(1991-2014)是大学故事;至于回归前后是过渡期,两边兼顾。
从状元弃学港大看京港教育之差
2014年,辽宁省文科状元刘丁宁无疑是最受关注的一个。一年前,她退学港大,引发社会对两种教育体制的讨论。一年后,她又以666分的成绩如愿成为北京大学的中文系新生。“说实话,我很担心她来了以后会失望。”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说,他刚刚在内地出版了新书《大学小言——我眼中的北大与港中大》。这一年间,多次有人向他征求对刘丁宁事件的态度。
美国顶尖大学本科教育:从招生开始,严把入门关
美国顶尖大学的教学是一个典型的哑铃型结构,高度重视两头的本科和博士,但对处于二者之间的硕士阶段看得相对较轻。所以大量读了一年制硕士的海归回国后表现平平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在本科和博士之间,天平又向本科倾斜。越是顶尖的私立大学越重视本科教育。
“核心课程”——哈佛的人文精神
大学精神的本质,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深奥,而恰恰是恢复人类的天真。天真的人,才会无穷无尽地追问关于这个世界的道理。关于自然、关于社会。大学要造就的,正是达尔文的天真,爱因斯坦的天真,黑格尔的天真,顾准的天真。也就是那些“成熟的人”不屑一顾的“呆子气”。“成熟的人”永远是在告诉你: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而合理的就是不必追究的,不必改变的。
休眠800年,唐僧母校复课了
那烂陀在梵语中,是“施无厌”的意思,也就是永远不知厌倦地施舍。那烂陀寺遗址位于印度北部的比哈尔邦,在公元5至12世纪曾是佛学圣地,被誉为是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传授哲学、逻辑、语言、天文、数学、医学等知识。
高等教育的初心——博雅学艺
支持博雅教育的观点曾认为,通过对伟大典籍及宏大命题的深入思考,学生们能脱离自己狭隘的出身背景,并提升至更高层次的严肃学问领域。不同的教授,不同的学院,可能对何谓最出色的思想言论各怀异议——多一点霍布斯而非洛克,多一点叶芝而非弗罗斯特——但大家依旧对年轻人在短暂的学生时代内该学到的内容有着普遍共识。
一分钱一分货,民国时期泾渭分明的国立与私立大学
民国没有全国统一高考,想读大学,直接去你想要就读的大学报名就行了。报名的时候,要拿着中学的毕业证书、四寸的半身近照三四张,如果想读师范大学或者教育学院,还得拿着你籍贯所在地教育局的介绍信。
民国时期的名校精英教育
这些名校一般都以师资阵容强大、教学设施完备、学风良好、人才辈出而闻名,当时吸引了众多青年学子前往求学。其中部分学校虽屡经革易,仍绵延至今,享誉不衰,堪称百年名校。这些学校在办学理念、教学、管理、校风等方面,都各有其特色。
《纽约时报》谈中国大学教育
在所谓的教育机会平等的旗帜下,大学扩招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能够进入大学深造。四年的象牙塔生活成就了你,还是耽误了你的青春年华,大学的一纸文凭真正的成为你成功道路的入场券了吗?《纽约时报》邀请数名学者探讨这一问题。以自鉴,也以自省。
民国时期的高考,大师求学传奇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高考,是在1902年10月14日进行的。当时,经过一段时期的筹备之后,京师大学堂准备正式举行招生考试。生源从哪里来呢?还得向各省求助。京师大学堂为了招到最好的学生,向全国各省督抚发出了通知,要求他们给予积极配合和支持。督抚们也很配合,先是在本地进行选拔,择优录取。这相当于初试。
对传统大学的颠覆:大学变“小”
上周末,来自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名新生,齐聚世纪大道1555号——上海纽约大学陆家嘴新校园。为期两周的新生营后,他们将与首届近300名学长一起,迎来这座中美合办大学的第二个学年。
许纪霖谈博士生制度改革:与其寄望个体道德提升,不如诉诸于制度变革
在网络和媒体持续了一个月之久的“甘朱事件”大讨论,已经接近尾声。为什么一起并非学术腐败的事件,会激起如此持久而激烈的反响?在我看来,这一事件极具历史象征意味,意味着1980年代开始的精英与大众在面对传统国家体制所形成的蜜月联盟,已经正式宣告终结。
高校职称评审:追求学术达标,忽视科研泡沫
几年前,他就听一位在外地高校任教的评委朋友抱怨,每年临评前,家里来客总是络绎不绝,都是全省托各种关系找上门来的,每次都是在家接待到凌晨三四点,严重影响了家人休息。“存在即合理”,在宋涛教授看来,一边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一边是对掌握生杀大权的评委缺乏监督,“如果不把偏离的评价指挥棒拨回来,丑闻的发生难以禁绝”。
大学精神行政化,人文学科难办
这种有损人文精神的“行政化”,说到底还是西方世界早已广遭诟病的工具理性或科学理性泛滥、专制现象的一个结果。
感觉现在的大学文科,尤其是人文学科,越来越难办了。这也不是哪一个国家的难题,而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一般认为问题出在大学的“行政化”。
科研体现能力,教学反映态度
评价研究型大学中某个教师合格不合格,当然首先看科研成果和学术潜力。一方面是因为教学绩效难以有客观公正准确的衡量指标,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科研体现能力,教学反映态度。教学是门艺术,需要漫长探索,经验积累。
美国高等教育的迷失
随着美国大学招生人数不断上升,一本新书提出质疑:虽然越来越多年轻人得到上大学的机会,但他们真的学到东西了吗?《高等教育的迷失:学习不至上》的两位作者通过四年内对24所美国大学的2300名学生的跟踪调查,量化研究了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写作能力的提高程度,学习量以及完成的课业论文数。
港校内地招生10年
2014年,是香港高校参加全国统招、大规模在内地招生的第10个年头——这一年,香港在内地招生的院校猛扩5所,达到17所,其中一些院校的分数要求达到二本即可,一改港校以往“高高在上”的形象;招生人数突破1500人,是10年前6倍。
真正的全球第一大学回来了,玄奘母校800年后重启招生
假如有一所大学能让你骄傲地说出“玄奘是我大师兄!”,这或许比毕业于哈佛或者剑桥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而印度的那烂陀大学(Nālandā University)便是如此,虽然中文名字不太好听,但它确确实实曾是一千多年前全球高等教育当之无愧的中心,是玄奘的“母校”。
《经济学人》:未来20年内,大量美国大学可能面临破产
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认为,慕课会淘汰许多效率低下的大学,他曾在2013年预测“从现在开始的15年,美国超过一半的大学会因为破产而倒闭。”
刘道玉:中国大学校庆何以如此之滥
整个校园没有华丽的布置,也没什么庆典,仅在一张简陋的海报上写着:“京都大学与殖民政策——反省百年京大犯过的错误。”将京都大学与我国大学豪华的校庆对比,就不难解释京大获得众多诺贝尔奖的原因,也由此说明了我国大学为什么没有诺贝尔奖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