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北师大脑科学教授薛贵:不提升孩子大脑的学习力,很容易陷入“低效鸡娃”
人类大脑很神奇,它有一套非常独特的学习机制,这是AI无法比拟的。比如,它能通过很小的样本,基于直觉推理、判断、假设,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实现高度概括性的学习。这目前还是人类所独有的学习方式。未来,面对不确定的世界,人脑的认知和学习能力,依然是至关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
专访北师大脑科学教授薛贵:不提升孩子大脑的学习力,很容易陷入“低效鸡娃”
-
那些我们没有教给男孩的事
-
对话鄢烈山:教学生学习公共说理
-
邓小平拍板:今年还有时间,那就坚决改嘛!把原来的报告收回来……
-
陈梦家的绝路与汉字的生路
-
父母该如何表扬孩子?
-
[演讲]东京大学上野千鹤子:等待你们的是不公的社会
-
[FT]探访用游戏教学的纽约学校
-
[纽约时报]中国高等教育困局: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去哪儿了
-
人格与社会性:儿童世界的秘密
-
[高等教育纪事周报]愤怒的语言Ⅱ-语言的对决:乔姆斯基攻防战
-
[高等教育纪事周报]愤怒的语言
-
薛涌:从中国文化的失败看孔子的价值
-
施一公: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
-
[经济学人]中国留守儿童:卖火柴的孩子们
-
杨东平:战火中的教育英雄 ——世界教育创新大会(WISE)侧记
-
张千帆:教育管制与歧视的制度根源及其改革方案
-
谢小庆:中国可以向美国“高考改革”学什么?
-
[演讲]葛云松:请不要忘记思考
-
席酉民:未来大学,重塑还是破产?
-
雷颐:“孔教拜孔子,孔子要上吊”
-
[快公司杂志]未来大学
-
“挑战被接受的观念”——犹太人的教育观
-
曾国俊:每个家庭都可以是书香门第
-
谷歌让学生们变傻了吗?
-
一校之长唤起大学自由精神
-
资中筠:高境界的教育是培养独立的人格
-
乡村的“沙漠之花”
-
严辉文:名人不必当教授,教授本该是名人
-
MOOC会变成另一个“信息孤岛”吗?
-
克里希那穆提:教育是把生活当做一个整体
-
灵魂贫乏时代对教育的理性反思
-
冉云飞:学古诗文是为了做一个现代人
-
童话的隐含意义成就了童话的魔力
-
从《山海经》看中国式教化
-
最早的官绅合办女学堂——北洋女子公学
-
覆巢之下无完卵,文革教师多批斗
-
最好的时光应是读经典作品的时光
-
于光远:学问一是坐出来的,二是走出来的
-
杨东平:公民教育是教育的起跑线
-
民国是现代教育教材编写的黄金时代
-
资中筠:我们那时候上学
-
“借”来的教科书
-
“学堂在线”——MOOC在线教育新领域
-
美国顶尖大学本科教育:从招生开始,严把入门关
-
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月薪
-
“性学教授”彭晓辉:性教育应从零岁开始
-
来自学生的反抗
-
贺卫方:学生不是用来教化的
-
丁学良:没有利益勾结,学术腐败不成气候
-
高考改革:破除分分计较,走出应试困境
-
现代公民精神:非贵族时代的贵族精神
-
龙应台:你的一代,是否有另一种的贫穷?
-
乔布斯学校:数字时代,iPad教学革命来袭
-
江学勤:耶鲁也并非一切的答案
-
所有的精英教育全部都必须是苦的
-
一所“毫无规章的学校”——英国夏山学校
-
芬兰的另类教育体系
-
中国语境下的“杜威”:朋友、恶魔与旗帜
-
Coursera和果壳网MOOC学院发布战略合作计划
-
我们应不应该信仰上帝
-
无情的批评者——美国高考改革的背后
-
开学季变“考试季”,畸形教育生态需反思
-
智课网获百度投资,强强联合进化传统教育
-
中国有精英教育吗?
-
梯子网战略收缩,K12洗牌在即
-
在线教育的分会场——“在线作业”
-
叶开深思“语文之痛”,独自编写“一个人的教材”
-
为什么我们需要公共知识分子?
-
朱清时总结南科大这五年:“钱学森之问”答卷上交
-
从校服看教育生态:屏蔽不了的现实差距与不平
-
缩小“数字鸿沟”——在线教育系统在农村的尝试
-
富商“报富社会”——哈佛获捐款3.5亿美元
-
德国二战教育的诚意:“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
-
卫塞节当天
-
归还孩子的“无作业夜晚”
-
“数字土著”一代的日本小学生IT教育启蒙
-
创造性的精英阶层教育理念——蒙特梭利教育
-
“核心课程”——哈佛的人文精神
-
沈从文的泪—— 《沈从文的后半生》书评
-
百年前的女子学堂
-
纽约时报:中国学校胜出了吗?
-
大学排行榜,是参考而非依赖
-
阿根廷“双免”教育:“择优录取”与“完全开放”需平衡
-
高考改革,需要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公平
-
在线教育是否颠覆了教育行业给人的印象
-
家庭教育首要任务:建筑孩子的人格长城
-
央财教授辞职:办私塾推精品教育
-
“打破壁垒”不是目的,在线教育并非替代品
-
教育全球化之下的美国教育反思
-
三大考试制度的改革政策
-
高等教育的初心——博雅学艺
-
开放式教育的快乐学习体验
-
何必用成绩捆住孩子?
-
强调科学精神,但诺贝尔奖总“花落他主”——中美日对教育的反思
-
中国学校是思考与创造力的监狱
-
中国基础教育较美国相形见绌
-
在线“笔记”共享管理
-
无批评的教育是伪教育
-
考试笑傲全球,改革任重道远
-
不是“神童”的批量生产所,而是启蒙教育的创新
-
留守儿童的“留守者”——卢安克
-
民国时期的民办教育,私立大学拥有更多自由
-
美国高中对在线教育的尝试
-
教育之为社会化与个体化
-
在线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蔓延
-
中国高校“一流教育”的背后
-
互联网教育新服务:系统性在线课程“开课吧”上线“微专业”
-
中国教育体系城乡失调,农村初等教育是最大软肋
-
布莱恩·卡普兰:教育不是变魔术,教授不是魔术师
-
一分钱一分货,民国时期泾渭分明的国立与私立大学
-
芬兰,把教育当做国家建设
-
李庆明在教育改革实验中“无知的代价”
-
爱因斯坦:学校要培养独立行动和思考的个体
-
《纽约时报》谈中国大学教育
-
“皇皇巨著”《统治史》中译本将面世
-
民国时期的高考,大师求学传奇
-
游学价值在“游”与“学”两不误,而不只是名校之间的游走
-
对传统大学的颠覆:大学变“小”
-
“溺爱型”教养方式影响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
-
鲁迅文学奖,评作家还是评作品
-
“溺爱型”教养方式影响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
-
台湾作家林清玄:从容阅读,享受读书
-
许纪霖谈应试教育:应试能力是表象,摧残尊严是实质
-
高校职称评审:追求学术达标,忽视科研泡沫
-
学校不是监狱,别老想着改造人
-
诗人阿多尼斯:获奖与否与作品价值无关
-
灾后教育各国各法
-
国外在线社区是如何做素质教育的?
-
杨志彬:学前教育要回归到教育本质上
-
鄢烈山:朴槿惠受惠于父母最重要的是家教
-
大学精神行政化,人文学科难办
-
从“马航失联”看中国的新闻学教育
-
教育家长:长江学者的另类实验
-
机器人进课堂:教学变得更有趣
-
科研体现能力,教学反映态度
-
美国到底有没有素质教育?
-
暑期辅导班到底“补”了谁
-
多贝网CEO陈广涛:在线教育的未来是UGC模式
-
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适切性
-
适当把握“非升即走”覆盖面,建立讲师多元化体系是关键
-
史话民国职业教育——壬戊学制与职教黄金期
-
语文教科书变迁史:从政治挂帅、教育工具到人性回归
-
佛教在美国
-
有“知识”不等于有“道德”,要“教书”更要“育人”
-
关注小学儿童的需要:教育学的视角
-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对中国教育的反思
-
叶圣陶:教育要为全社会而设计
-
大学精神缺失,何以培养大师?
-
杨绛先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
试答“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学术大师?
-
美国大学高门槛的背后
-
美国高等教育的迷失
-
对待本科教学低龄化,上海教育改革
-
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成人”
-
学生潜能激发,善用挫折教育
-
教育更应注重职前培训而非待业福利
-
在线教育革命是否能真正实现“有教无类”?
-
三十四年前的北大竞选——从张曼菱《北大回忆》说起
-
家庭教学:衡量无标准,订制需统筹
-
谁的燕京学堂?
-
价值观:影响学习的深层因素
-
港校内地招生10年
-
真正的全球第一大学回来了,玄奘母校800年后重启招生
-
高考改革的四种措施与设想
-
上海中小学都将配备心理辅导室,首本大学生心理教材面世
-
难以道别的司徒雷登
-
哈佛首位女校长毕业典礼上演讲:我们欠世界些许答案
-
《经济学人》:未来20年内,大量美国大学可能面临破产
-
“港校热”渐趋理性:费用高心理压力大,连续有内地学霸弃读
-
英国仅1/8学生“高考”选数学,皇家学会呼吁取消A-level考试
-
薛巍:哲学如何切入现实
-
【协作】大学的未来:数字学位 | 经济学人
-
揭秘美国“最难进的大学”——深泉学院
-
给我一个冒险的童年
-
人类精神胚胎期——何种童年值得守护
-
刘道玉:今日大学的五重危机
-
叶开:鲁迅全面“退出” 是教材编写者的怯懦
-
钱理群:中国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艰难
-
张曙光:教育部门的行政管制造成了什么结果
-
张曙光:靠计划体制创世界一流大学是死胡同
-
刘道玉:中国为什么出不了比尔·盖茨
-
董云川:大学已染上一切世俗社会的坏毛病
-
张曙光:西部发展中的教育问题
-
雷颐:那些当年的校长们
-
龙应台:德国人怎么上历史课
-
Ken Robinson:如何逃出教育的死亡谷
-
师者汪丁丁
-
葛剑雄:历史教科书的“底线”
-
还至本处——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母语生活”
-
陆键东:“要对得起陈先生,要对得起历史”——《陈寅恪的最后20年》或再版
-
翟学伟:我们的时代与我们的困境
-
一堂语文课:作家叶开这样讲《鸟的天堂》
-
茅于轼:“习”而“学”的工程教育 ——纪念二伯茅以升
-
茅于轼:印度农村教育的新经验
-
董云川:返璞归真 提升中国大学教育的微观视角
-
孙绵涛:中国大学改革究竟怎么改
-
周作宇:惯习与教育改革的本质
-
桑新民:创新学习文化——21世纪教育改革的攻坚战
-
张千帆:大学招生地域歧视的五大危害
-
默多克:以乔布斯的方式改变教育
-
[时代杂志]为什么三年级如此重要:“马太效应”
-
你所不知道的牛津
-
去牛津上学
-
贺卫方: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答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
-
杨东平:寻找中国教育改革的动力
-
大学的本质——ECFF 2010年会圆桌论坛(二)
-
钟明华:关于未来教育形态的思考
-
董云川:对大学品质问题的几个基本判断
-
周作宇:教育改革的特征及与之相关的思维品质
丁学良口述(下) | 同一代人,同一种追求:李强活在丁学良的记忆里
中国如何能够早日实现现代化,又同时能够介入世界文明的主流,这是强爷我们这一代人最最关心的问题,这也是强爷把我们撮合起来想多做点事儿的最重要的推动力……强爷的走带走了我们这一代人很多很多无形的宝贵的精神的、文化的、价值的、理念的、历史的财富……
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
他们往往“尊西人若帝天,视西籍如神圣”(这是邓实在1904年说的话),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他们不是读书,而是像高高在上的法官,把中国书籍当作囚犯一样来审问、逼供。如果有人认为这是“创造”的表现,我想他大可不必浪费时间去读中国书。
毕飞宇:我给我所接受的语文教育打分,不是零分而是负分
现在的“启发式”变成了一个下流的东西。它通常是这样的:做教师的先有一个先验的结果,然后,慢慢地把同学们往一条单行线里头赶,最后一头扑到老师的怀里。“启发”只是“打开”,而不是“诱导”和“诱供”
德鲁克如何洞察卓越老师之特质
通过“教学观摩”,我很早就下结论道:老师没有一定的类型,也没有完全正确的教学法——教学就像一种天赋,像贝多芬、卢本斯和爱因斯坦等那些与生俱来的奇才;教学是个人特质,与技巧和练习无关。
季羡林留德回忆:德国导师给我的严谨师承
我完全以教授为榜样,对学生要求严格。等到我的学生当了老师的时候,他们也都没有丢掉这一套谨严细致的教学方法。教授的教泽真可谓无远弗届,流到中国来,还流了几代。我也总算对得起我的老师了。
科学复兴节:当科学遇见商业的浪漫
GMIC在全球互联网领域负有盛名,参与者包括全球的科学大咖以及诸多跨国科技企业。这是在业界富有浪漫情怀的长城会在举办GMIC 超过十年之后移师广州,给后者带来的一个浪漫的惊喜。
-
2023/02/20
对话鄢烈山:教学生学习公共说理
-
2016/03/18
-
2015/07/29
-
2015/01/31
-
2015/01/20
-
2015/04/07
曾国俊:每个家庭都可以是书香门第
-
2014/12/13
-
2014/09/01
-
2014/08/29
-
2014/08/19
-
2023/02/28
那些我们没有教给男孩的事
-
2022/04/12
-
2022/01/10
-
2016/06/22
-
2016/05/24
-
2023/10/07
丘成桐:数学史与数学教育
-
2023/07/05
-
2021/08/20
-
2018/11/07
-
2017/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