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飞宇:我给我所接受的语文教育打分,不是零分而是负分
现在的“启发式”变成了一个下流的东西。它通常是这样的:做教师的先有一个先验的结果,然后,慢慢地把同学们往一条单行线里头赶,最后一头扑到老师的怀里。“启发”只是“打开”,而不是“诱导”和“诱供”
对孩子最有价值的教育资源是其他孩子 | 自主教育
当孩子们或多或少总是处于这样的模式下,即:在学校里由成人监督和控制,在校外由成人监督,并按年龄分组,他们就被剥夺了以前的孩子们用于学习如何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的自然的方式。
对话鄢烈山:教学生学习公共说理
美国加州的四五年级就开始学习“公共说理”了,比如六年级公共说理的教学重点就在于区分“事实”和“看法”。他们强调:任何“看法”都不具有自动的正确性,都需要加以证明,需要提供充分的理由。
温儒敏:高中作文教学为何“全线崩溃”?
毫不夸张地讲,现在很多学校的高中作文教学是“全线崩溃”,语文课特别是写作课的学习几乎完全指向高考。尽管这些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体制也有许多改进,越来越重视考试能力,但毕竟是考试,竞争激烈,在一线教学中,往往考什么就学什么,教学内容沦为应试技巧,谁背得多、套路运用得熟,就容易得高分。教师功利地教,学生就只能功利地学。
陈志武:我为何对中国教育担忧
据研究估算,中国大学生的成熟度平均比美国同龄人要低3.5年左右,原因就在于儒家文化和中国父母育子方式,在该放手的时候不能放手让孩子独立。而成熟度跟领导力又高度关联,没有成熟就无法有领导力,就难以竞争谷歌、微软、花旗等公司的CEO岗位。
[经济学人]卖火柴的孩子们:中国的留守儿童
国际慈善组织“救救孩子”(Save the Children)曾访问过四川山区的一所学校。在学校里,有个11岁的小女孩把大多本应上课的时间用来照顾自己襁褓中的妹妹。在访问者正要离开时,这个女孩追上他们,请求他们帮忙检查她的功课:“父母”和“11岁少女”的双重身份使她憔悴不堪。
张千帆:教育管制与歧视的制度根源及其改革方案
我这个学期教大一新生,他们求知欲还是很旺盛的,但我多少有点感觉,到那个时候再给他像样的教育,似乎为时已晚,因为很多方面都已经成形了。然而,今天基础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又不是基础教育改革本身所能解决,因为问题的症结在于考大学这个“鬼门关”。
新周刊:我们都是大学的灾民
施密德特在耶鲁大学学报是这样嘲笑中国大学的:“它们把经济上的成功当成教育的成功,并竟然引以为骄傲,这是人类文明史最大的笑话。”这不仅是施密德特眼中唯利是图的中国大学的问题,事实上,中国人早已将“经济上的成功”视为“成功”的全部
伊格尔顿:大学正在慢慢死亡,为了学费不顾体面
这种紧盯学生钱包的结果之一,就是目前流行的为20多岁学生量身定制的课程。在我自己所处的英语系中,这意味着要吸血鬼,不要维多利亚时代研究;要性研究,不要雪莱;要爱好者杂志,不要福柯;要当代世界,不要中世纪。于是,这种深层次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塑造了课程纲要。
谢小庆:中国可以向美国“高考改革”学什么?
大学以什么样的方式招生?确立怎样的招生标准?应该是大学 “能够自主决定的”,是“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是“能够自律管理的”,也是“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并不需要行政许可。政府的过多干预,违反了《行政许可法》。
[纽约时报]高考零分作文,对“正确答案”的嘲弄
但是,一篇被大量转发的零分作文选取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质疑这个作文话题假设所有追求高等教育的学生都熟悉城市的设施和中产阶级生活,因而质疑大学教育不是面向农村穷人的。
[演讲]丘成桐:说中国学生基础好是自我麻醉
后来,父亲还让我读鲁迅、王国维、冯友兰等的著作,以及西方的书籍如歌德的《浮士德》等。这些书看起来与我后来研究的数学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这些著作中所蕴含的思想对我后来的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我们并不需要的那种所谓教育
在校就读的孩子要为他们所受的限制付出什么代价呢?生理指标很好计算,在校学生患糖尿病的比率极高,1980年以来,6-11岁肥胖症儿童的比例攀升了近三倍。而孩子们在学校做什么呢?没错,就是坐着。
张鸣:大学校园该不该封闭?
进北大的大门,是要看证件的,连北大的许多资深教授,经过大门的时候,都老老实实把证件掏出来给门卫看。我在微博上表示了对门禁的不满,还遭到一通拍砖,说我不尊重门卫,就是不尊重劳动人民
灵魂贫乏时代对教育的理性反思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发展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建构共生价值,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活动过程。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价值活动,都是价值的创造和消费活动。我想主要从五个方面谈一些我的价值主义教育观,理性反思中国教育应该从反思人类教育开始。
武大学子投身私立学堂:只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家的素质
教育是以人为最高的目的,接受教育是人的最高价值的体现。为什么一定要去做教育?答案是只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国家的素质,而我们目前的中国缺乏真正的教育,为什么这么说?看看教育和社会的现状以及我们传统文化的断层现象我们就可以明白。
覆巢之下无完卵,文革教师多批斗
距离当时已近半个世纪了,这些事不是个别人的,而是普遍的,当然名人们可能受到的屈辱、磨难更大些,但是普通百姓人家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没有名人、没有显贵,这只是普通中学的几位普普通通的老师的遭遇和命运,也许可以作为那段历史时期广大知识分子的缩影。
来自学生的反抗
一个制度最粗鄙的地方,可能就在于:不论是顺从它还是反抗它,都会让人无所适从、不那么如意,而两方面都有人乐此不疲。我们可能要回到苏霍姆林斯基给出的建议——“要相信孩子”。否则,如果不公平对待弱势或者更倾向于保障弱势,我们跟他们之间会充满谎言、误解、对抗,这些都带不来好的教育。
丁学良:没有利益勾结,学术腐败不成气候
近年来进入公众视野的学术腐败事件越来越多,主要是媒体对这方面的报道尺度放宽、更加关注的缘故,未必是学术腐败越反越多。实际上,被揭露的学术腐败只是冰山一角,高校不是隔绝于社会的象牙塔,发生在大学围墙内的学术腐败只是整个社会腐败的缩影而已。
从《窃读记》看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思想净化”
语文课文是孩子重要的精神食粮,但教材编写者却像是这些精神食粮的主人,既不尊重作者,更不尊重孩子,挑三拣四,任意妄为,再以次充好灌输给孩子,来决定孩子的价值观、审美、趣味。
开学季变“考试季”,畸形教育生态需反思
有这样一则故事,说是某地居民要修一条道路,只是不知道怎么设计才符合多数公众的意愿。有聪明人告诉设计师,其实答案很简单,只要按照现实中居民自发踩出的路径修就是了,何必独辟蹊径?本来一个好端端的假期,原本就应该让学生轻松度过的,但将面临各式各样的开学考试:“摸底”考、分班考、分层考……
中国有精英教育吗?
什么是精英?按照古代中国人的说法,“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即使在北大、清华等名校,人们也只是学习怎样成为社会机器中一个更有效的齿轮,学习一大堆除了没用外没有任何缺点的东西,然后兴高采烈地进入社会,作为一个精巧的自利者而奋斗终身。无论在知识层面还是人格层面,他们都未能通过高等教育而变成整全的人。
优质的教育不仅仅意味着砖盖的学校
本文作者原任埃及投资部部长,现为世界银行的董事长(managing director),其文章说明了教育对人类发展的巨大意义,并指出,办好教育,不仅仅是要建设好硬件,更要建设好教师发展、学生评价等软件。
中国学校是思考与创造力的监狱
思考实际上就是运用先前的情感体验理解新的情感体验,而创造力是将新旧两种情感体验结合在一起,创造一种全新的、完全原创的情感体验。从创造力的视角来看,中国学校最具危害性的举动,莫过于它们通过非情感体验的学习,将情感与记忆截然分开的那种方式。
无批评的教育是伪教育
教育的目的指向是激发学生获得上进的内在动力和能力。因此,教育的各项行为都必须以此为方向。赏识教育与批评教育都是以达到这一目的为指向的。大家都觉得,相对于表扬来说,批评是较为消极的行为。
考试笑傲全球,改革任重道远
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生产出中等知识水平的会计,电脑程序员与技术官僚可谓不费吹灰之力。可是,推动21世纪的全球经济发展所需的企业家与发明家,又该到那里找呢?中国最有前途的学生们还是得跑到国外去接受管理科技与创新思想的教育,同时还要把以前应试教育灌输给他们的那一套统统忘掉。
布莱恩·卡普兰:教育不是变魔术,教授不是魔术师
教授不可就一个奇怪的话题上几节课,就让学生在未知的某项工作上表现加分。我对我自己的工作很满意。我为此而勤奋地工作。但如果纳税人能省下投进教育的钱,学生们能少上几年学,像我这样的教授能进入真实世界找一个真正有生产力的工作的话,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爱因斯坦:学校要培养独立行动和思考的个体
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了如何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将肯定会找到属于他的道路。除此之外,与那些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详细知识的人相比,他更加能够使自己适应进步和变化。
鲁迅文学奖,评作家还是评作品
8月11日,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评选结果正式公布,随即引发质疑,成为近期的一个文化热点话题。参与投票的评委们,是如何看待这些质疑的?光明日报特别邀请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常熟理工学院教授丁晓原,河北省作协副主席郁葱,河南文学院院长何弘三位评委进行集中回应。他们分别担任报告文学、诗歌、短篇小说组别的评委工作。
许纪霖谈应试教育:应试能力是表象,摧残尊严是实质
在国外,我会批评一些中国留学生(大多数出身于所谓“排名在华东师大”前面的大名校)只有应试本领,除了高托福成绩,缺乏专业兴趣和研究能力。而在这次反思“考研变高考、地方高校变考研基地”中,我想引起大家注意的是,那些学校出身的研究生们,从他们的素质而言,都是聪明的精英,但为什么四年的本科应试教育,将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活活糟踏成了考研机器?
从“马航失联”看中国的新闻学教育
“马航失联”也许是人类航空史上最诡异的事件。几个月以来,除了搜救行动之外,一个引人关注的焦点是中国媒体在此次新闻报道中令人失望的表现——失望说得还比较客气,更严厉的批评是“完败”——当然,在分析中国媒体为何表现如此疲软时,国家实力看起来是问题的根源。新闻竞争表象下的其实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暑期辅导班到底“补”了谁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给暑假经济带来了生存的土壤。而家长和学生选择假期补习,也多少显得有些无奈。其实,“补”与“不补”,家长还是应该多听听孩子的意见。有关专家建议,即使要补习,也应该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有侧重地进行科目的选择。
关于“有效教学”的另类思考
近几年来,“有效教学”这个词如同台风来袭,铺天盖地,各类教育杂志、领导与专家的报告以及日常的教学研讨中随处可见,诸如“实施有效教学,打造有效课堂”一类的口号也比比皆是。
在这些口号的风潮之中,确有一批躬身探索的实践者,但也不免有一些掺和热闹不知所之的盲从者;这些口号的风潮中还不免掺杂着一些思想的泡沫,干扰着人们的行为,甚至变味为一种学术的浮躁。
然而,学术必须是严肃的,需要不断过滤来清除泡沫与杂质才能保持清纯,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它的正能量。
薛巍:哲学如何切入现实
哲学论辩与政治论辩在逻辑的复杂性上存在差异。政治论辩不像学术辩论那样严谨,但政治家跟哲学家一样在逻辑上敏锐。不过哲学家们的论辩有一个优于政治家们论辩的地方。正经的哲学论辩必须在一开始全面地理解对手的立场,然后用最讲得通、最有吸引力的形式阐述这一立场。而政治家们往往不正当地攻击他们能找到的其对手的观点中最薄弱的表述方式。“如果坚持哲学家们理解和阐述对手的观点的原则,就能够极大地提高政治论辩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