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鄢烈山:教学生学习公共说理
美国加州的四五年级就开始学习“公共说理”了,比如六年级公共说理的教学重点就在于区分“事实”和“看法”。他们强调:任何“看法”都不具有自动的正确性,都需要加以证明,需要提供充分的理由。
薛涌:从中国文化的失败看孔子的价值
中国的历史,自春秋战国之后就误入歧途,乃至后世的儒学,也多是反孔子之道而行之而不自知。孔孟之学仿佛是被后世层层污泥所掩埋的精神资源。我们要想受益于这种精神资源,就必须如同考古挖掘一样,穿透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回到孔孟的原点上。
王胜:“经济素养”关乎孩子未来社会地位与幸福感
这个发展框架包含并平衡了社会教育、金融教育和生计教育等三方面内容,指出构建儿童的金融知识和金融能力事关其未来的经济、社会地位和个人幸福,强调连接教育和获得安全且适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关注儿童权利的重要性。
什么是教育自救
我从2013年起就在各种场合提倡“教育自救,此其时也”,现在看到国内关注教育的朋友中开始对此有一些回应和讨论,但还有很多人很困惑,不太清楚我所提倡的“教育自救”到底是什么意思,如何应用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来。
杨东平:公民教育是教育的起跑线
公民教育是西方教育的核心,安妮在加拿大学习这几年,感触最深的是公民教育。也可以知道什么叫“输在起跑线上”,知道中国教育弱在何处。老师对普通孩子品格培养、行为规范方面的努力和重视程度远超过对尖子生的关注。合格好公民构成了整个社会金字塔的底座。
“性学教授”彭晓辉:性教育应从零岁开始
“不选《性学概论》,等于白上华中师大”。被华中师范大学学生赞为“最牛选修课”的《性学概论》,由该校生命科学学院彭晓辉教授开设。彭晓辉的研究方向为人类性学,他的《性学概论》所到之处都是场场火爆。
“没有一种教育体系能够毁掉所有人”
文中对《大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书进行了评述,同时也加入了作者对于大学的历史和现状的思考。对于一些热点问题的探讨,如大学的学费、学生上大学是为了就业吗、传统的保留以及教和研的关系处理,都值得引起关注。就德尔班科而言,高校存在的一个伟大目的,不是帮学生为就业做准备,而是点燃他们的思想。
央财教授辞职:办私塾推精品教育
昨天,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黄震确认自己将开办私塾学院,每年只招收1到2个学生,同时今年起原则上不再招收硕士研究生。在接受京华时报记者专访时,黄震表示已经有3名学生进行试验,并公布了自己对私塾学院的招生要求。
有“知识”不等于有“道德”,要“教书”更要“育人”
,随着教育功能的复杂化和教育研究的精致化,道德却逐渐从教育中被分离出来,并被作为独立的内容。它被视作与知识的教育、身体的教育并列,且逐渐被知识的教育所挤压,从而慢慢在教育实践中边缘化。以至于在学校教育中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即有专门进行道德教育的老师,而这也就意味着其他教师只负责教书,并不具有育人的职责。
史良君:论教育的本质
如果人们只是把在纸质试卷上进行着的白纸黑字的考试看作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教育考试,而将那些在伟大的现实社会中进行着的生产实践创新活动看作是一些非真正严格意义上的教育考试;素质教育是社会整体的国民素质教育,而不是仅仅停留于所谓的狭隘的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只不过是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而不是全部。学校后的社会化教育乃是更重要的素质教育,或者说,社会整体的国民素质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更高追求与更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