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 | 冯新 发表时间 | 2015-04–08 地点| 北大光华学院 来源| 作者授权文稿
用学习虐待创业者是一件让人暗爽到内伤的事儿。
一、碳9学社的缘起
碳9学社是什么:
“碳9学社”定位创业者学习型社群,“碳9”谐音“探究”,寓意“探究式学习”。“碳9学社”致力于通过学习促进创业者成长,并且通过学习构建创业者之间的深度人际关系。
苦逼的天使投资人:每天看似有成群的创业者排队等着接见,平均每个团队1-1.5个小时,见6-8个团队,最勤奋的天使投资人最多一年见1000多个项目。最多投资10-20个。98%的时间都是无效的体力劳动。不投资的项目彼此对对方都没价值。投资的10%,大部分也难以走到B轮、C轮。投资人的主要收获都是投错、错过和无效劳动。一生的荣耀和价值仅在少而又少的一两个成功项目,假如有的话。
互联网正在改变各行各业,唯独对风险投资行业本身变革甚小,整个行业的工作方式还停留在精品小作坊时代,未遭到颠覆性的打击,尤其天使投资人,因为要直接面对大量草根创业项目,大部分时间在做无效的体力劳动,靠拼体力这种状况必须变革。
做天使投资,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获取优质项目源的问题,根本轮不上拼判断力。所以如何建立有效的项目源渠道和筛选机制就是天使投资人的痛点。
一个契机出现了,2014年9月5、6日,我在北京听了一场李善友《移动互联网时代颠覆式创新》的千人大课,2天16个小时,上千页PPT,信息满满,尽管他讲的内容80%我都知道,但是他的系统思考还是震撼了我,产品、社群、自组织,是李善友的互联网七字诀。
一个念头从脑海中闪过:如何用李善友的颠覆式创新思想、产品、社群、自组织的思想解决投资人寻找优秀创业者的痛点?也许,一个以满足创业者学习成长的社群能成为能成为未来天使投资行业重要的优质项目源入口?
做创业者学习型社群的两个价值假设:
1. 学习是创业者刚需。创业者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快速成长,这种学习完全以改变认知获取技能为导向;
2. 学习是深度社交工具。相比各种沙龙、论坛、聚会、饭局、高尔夫等社交形式,学习更能促进参与者之间迅速建立深入的人际关系;学习,是将微信群的弱连接转化成线下强关系的有效工具;
做创业者学习型社群的两个价值主张:
1. 用学习满足创业者成长需要;
2. 用学习满足创业者深度社交需要;
虽然要解决投资人痛点,但必须首先解决创业者痛点才能成人达己。这是做好一个创业者学习型社群的情怀基础,你不真心帮助创业者成长、创业者那有兴趣屌你!当将军都得从做奴隶开始。
于是,我开始行动了!
2014.12.07,推出《学习方法论》实验课;
2014.12.28,推出《互联网方法论》实验课;
2015.01.25,推出《创业方法论》实验课;
这三次“方法论实验课”构建起一个碳9方法论铁三角,是碳9学社的方法论基石。
如果用“捕鱼”来形容创业的目标,那互联网方法论相当于捕鱼工具,创业方法论相当于捕鱼的船,而学习方法论相当于如何造船和如何造捕鱼工具,是方法论之元方法。
碳9方法论铁三角。
经过与前3期学员的热烈讨论,2015年1月30日,碳9学社这个带着强烈互联网思维的创业者学习型社群就诞生了!
“碳9学社”定位创业者学习型社群,“碳9”谐音“探究”,寓意“探究式学习”。“碳9学社”致力于通过学习促进创业者成长,并且通过学习构建创业者之间的深度人际关系。
二、碳9学习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1. 学习金字塔
学习金字塔揭示学习方法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以学生为对象的单向知识传递都属于被动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效率很有限,只有5%-30%;
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注重动手、实践、讨论、教授他人的学习方式是主动学习方式,这种强调吸收内化的主动学习方式可以大幅提升学习效率,可以到50%-90%;
主动学习的本质是:“输出强制带动吸引内化”。“输出”的方式,可以是做读书笔记、小组讨论或PK、上台演讲分享、动手实践、写书、写培训PPT、或者教授他人。如果你没完成“吸收内化”,你就不可能实现“输出”。
2. 哈佛大学马祖尔的同伴教学法:
知识传递与吸收内化 师生互动VS生生互动
3. 案例教学法:
哈佛大学商学院将企业实际经营案例引入MBA课堂,2年完成800个案例。
4. 研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
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主动地搜集资料、获取知识、分析整理、小组讨论、形成学习报告、与同学分享、老师点评的一种学习方法。
5. 翻转课堂:
知识传递在家里通过看线上视频完成,吸收内化在线下由老师带领学生在课堂完成
6. 体验式学习
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或者说,通过能使学习者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7. 混合式学习
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8. MOOC
MOOC是Massive(大规模的)、Open(开放的)、Online(在线的)、Course(课程)四个词的缩写,指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2012年开始,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目前以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为代表。
9.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10. 拆书笔记
一种关于成人学习的方法论,提倡通过学习改变行为,践行“把图书的知识转化为你自己的能力”。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培养“通过读书创造价值的能力”或者“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能力”。
学习要解决的五个根本问题:
为什么学?(动机问题)
学什么?(知识与见识)
怎么学?(吸收内化)
如何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如何持之以恒?(自我驱动与压迫感)
传统教育体系的吸引力和压力系统设计:
吸引力系统:
学籍资格、可自由且排他使用的教学设施设备(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宿舍、食堂、体育场、运动馆、音乐馆、电影院)、校园社团活动、文化体育活动、学术讲座、名师、勤奋且聪明的同学、各种表彰奖励、各类资格证书以及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等;
压力系统:
入学门槛(中考/高考)、学费、班级制、集体住宿制、考勤、各种违纪惩戒措施、作业、成绩考核、论文答辩等;
传统教育体系设计的这套“吸引力–压力”系统设计代表了人类工业文明时代教育体系的精髓,体现了对人性和社会游戏规则的深刻洞察力。这套系统最大的问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育极大了摧毁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碳9社群的互联网方法论:
•参与感: 让学习者全面参与价值创造环节,不断帮助组织者迭代优化课程方案,提前进入学习状态,提前破冰、提前实现新老学员的深度社交。
•社群:自组织、组织智慧、组织进化
•精益创业:MVP、快速迭代、低成本试错
•零边际成本社会
•Prosumer:生产消费者,知识的消费者首先必须成为知识的生产者
•免费、跨界、分享经济、跨组织协同、无组织的组织力量
•众筹、众智、众包、众享
三、碳9课程设计和组织
报名规则及其设计思想:
报名规则设计要筑起准入门槛、提高退出障碍和并且提供足够强大的压迫感,确保把缺乏强烈学习意愿、意志薄弱动摇不定、自律精神不够的人筛出去,确保整个学习流程的顺利进行。这是营造有效学习情境的关键手段。
因此我设计了预交作业、预交保证金和人数限额三个手段。
预交作业:提交一份关于XX主题的读书笔记,目的就是提高准入门槛,把那些对XX主题缺少基本认识的人拦在门外,背后体现两个思想:1.输出强制带动吸收内化;2.知识消费者首先必须变成知识的生产者。
绝大多数人会倒在这个要求下,因为他没时间去认真看书,他们习惯的都是带着空白的大脑到教室里去“听讲”。
人数限额:人们对任何轻易得来的机会都不会珍惜,这是人性决定的;另外教学效果也要求人数最好控制在30人左右;
预交保证金:主要提供准入门槛、退出壁垒和压迫感,抢付保证金的规则就是抢板凳游戏的翻版,确保快速收到保证金;退保证金采用连坐制才能保证快速把复盘作业收上来。
磨课:最初来自好未来邀请我去给未来之星在线教育CEO训练营讲课的经历,之后我迅速引入小米手机参与感的思想,将其升级为带有互联网思维的磨课法:让学习者在上课之前与老师进行多轮次深度沟通,提前熟悉老师设计的学习流程及其背后的逻辑,甚至深度参与课程设计,让老师可根据大家的磨课笔记优化课程方案,让磨课成为学员学习体验的重要环节,同时也为方法论转移创造条件。
分组:一种方法是组织者根据学员的意愿和情况确定每个小组的组成和组织的人选;另外一个做法就是把更多的决定权交给学员,只提出边界最宽的规则,其他的交给学员自由竞争形成小组,这样更容易锻炼学员的自组织能力,同时也是展示领导力的最佳时机。
破冰:一群网络上的陌生人聚在一起学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破冰,让陌生人迅速熟悉起来,为现场学习预热暖场是非常必要的。做法同样有两种,工业化思维就是组织者把破冰方案非常详细地列出来并且严格去执行,互联网思维就只要把破冰这个课题提出来,然后抛给大家,如何破冰交给学员自己去自组织就OK了,无须组织者太多操心。
小组讨论:只给边界最宽的主题,让大家自由博弈形成每个小组的选题。边界越宽,选择面越大,越容易体现创造性和思维多元化,对学员的挑战也越大。另外一个就是窄边界原则,让学习主题明确而聚焦,学习过程不容易失控,学习明确而清晰。两种策略各有各的价值。
小组分享:这是学习成果呈现的一个环节,不限制各组分享的形式,只限定时间,迫使每个小组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本组讨论、总结、提炼的最精华的部分表达出来,并接受其他小组的PK。最新的规则从原来每个小组50分钟分享,20分钟汇报、30分钟互动迭代成全程50分钟互动,从主讲人开始分享开始即可以拍砖,而主讲人有能力抵抗住一切干扰在50分钟内把小组的核心思想汇报完毕。课程的气氛达到几乎沸腾状态。
学习复盘:师生一起回顾学习过程,分享自己学习心得体会的过程,学习复盘主要分成两个阶段,第一是现场的学习复盘;第二是课后的复盘作业。复盘的内容围绕自己的学习心得,我更期待大家关注到学习过程是如何组织的以及如何快速迭代这个层面,关注到这个层面,才能为方法论转移和未来的自组织创造条件。
这四个环节组合在一起,目的都在强调:输出强制带动吸收内化,最终实现学以致用。同时也强调学习发生在课堂之前、学习在课程之后、学习发生在课堂之外,课堂,只是个检验学习成果的节点。
四、被颠覆的课堂
碳9的一系列课程,从学习方法论的角度,充分融合了学习金字塔、案例教学法、研究式学习、同伴教学法、MOOC、翻转课堂、体验式学习、混合式学习、思维导图、拆书笔记等多种教育理论,强调输出强制带动吸收内化以及学以致用,用《精益创业》MVP思想快速迭代,用《零边际成本社会》的分享经济整合社会资源参与课程实验,用“prosumer”(生产型消费者)的思想让参与培训的学员从“知识消费者”变成“知识生产者”,同时用《参与感》充分调动学员全面参与课程设计各流程,不仅让学员参与知识生产,优化课程方案和流程优化,还调动学员寻找专家资源、参与课程推广等所有课程体验环节,把社群众筹、众包、众智、众享的精神发挥到极致,彻底颠覆传统的课堂。
学习组织者的核心角色:
☆提供先进的学习方法论
☆营造高效的学习情境
☆提供强大的学习压迫感
学习组织者的核心角色就是依据先进的学习方法论,营造高效的学习情境,提供足够强大的学习压迫感。为什么始终强调强大的压迫感?因为所有的创业者迫于工作压力,都会把学习这件事放在重要但不急迫的位置上,没有强大的压力感,没法保证创业者能够不打折扣完成整个学习过程。
学生角色的转变:
传统教学体系下的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种长期被动填鸭的教育,培养出大批被动驱动型人格的人,对世界缺少好奇心,对学习缺乏兴趣,缺少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缺少主动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寻找答案的能力。
在我设计的碳9课堂上,这种情境被彻底颠覆,没有老师占据课堂从头讲到尾,课堂都被学生占据,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消费者变成主动的知识生产者,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和与同伴学习,实现对知识的挖掘、发现和整理,实现知识生产与知识消费的合二为一。
传统课堂上,老师负责知识传递,学生负责吸收内化,老师讲完,学生忘光;在未来的碳9课堂上,将没有老师负责讲授知识,作为学习组织者,我只干三件事: 提供先进的学习方法论、营造高效的学习情境、提供强大的压迫感。知识的搜集、知识的挖掘与整理、知识的吸收内化、知识的学以致用都由创业者自己进行。输出强制带动吸收内化,知识的消费者首先必须成为知识的生产者,占据课堂的必须是创业者自己。只有经过如此碾压、虐待的创业者,才能真正学到东西。教育将死,学习永生。
链接
碳9学社
“碳9学社”由某天使基金投资合伙人冯新和部分创业者共同发起,定位创业者学习型社群。“碳9”谐音“探究”,寓意“探究式学习”。“碳9学社”致力于通过学习促进创业者成长,并且通过学习构建创业者之间的深度人际关系。
未来的碳9学社,将是一块富有营养的创业湿地,方法论就是这片湿地的阳光、水和肥料,创业者就是散落其间自由生长的种子,我们只提供环境,你能长成什么,由种子的基因决定。
作者冯新系碳9学社创始人,本报告为今年4月8日作者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所作。
作者授权
醒客教育思想网及其公众号eduthinker文稿
转发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