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吴向东 发表时间 | 2012-05-19 来源 | 作者博客
在我的眼里,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等乡村教育实践家是后无来者的,时至今日,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样伟大的教育家了。
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均为硕学之人,陶行知是杜威的博士,晏阳初是耶鲁大学博士,梁漱溟是北大唯一没有学位的教授,儒学造诣颇深。与许多理论家不同,三位都是实践家。
陶行知特立独行,不与当时的国民党政权合作,创建晓庄师范,“教学做合一”,实践“生活即教育,教育即学校”的路线。费正清(美国学者)评价道:“杜威博士的最有创造力的学生却是陶行知,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但他正视中国的问题,则超越了杜威。他在群众教育运动方面非常积极,为工人和贫苦人民办夜校和各种中心。他开展‘小先生‘运动,让文盲学好后以他们的新知识教育其他文盲,这样连锁下去,对于1927年的反共产主义分子来说,这就好像一个政治的炸弹一样。”在城市里搞群众教育,被视为叛逆而遭禁止,陶行知就到农村进行教育和农村复兴计划。美国的进步教育用的现成的学校制,陶行知发现中国的普通群众只能就他们的生活、工作、家庭和车间所在地受教育;在哪里聚居,就在哪里学习。在所有美国训练出来的教育者中间,陶作为一个穷人出身的人,使他成为极不寻常的同情于普通人民的需要,而这终于使他比别人更接近中国共产党。”(《伟大的中国革命》)
晏阳初积极倡导“博士下乡”,并身先士卒,举家迁往农村,在定县进行教育实验。在普及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乡村建设的整体思路。晏阳初将中国农村的问题归为 “愚、穷、弱、私”四端,以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分别医治之。50年代之后,晏阳初将他的事业推广到国际上,在泰国、印度、哥伦比亚、危地马拉、加纳等国继续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被誉为“国际平民教育之父”。 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为晏阳初颁发“终止饥饿终身成就奖”,并祝贺他97岁诞辰。1943年,美国哥白尼逝世400周年纪念委员会等倡议,由180位杰出教育家、科学家组成的委员会,推选晏阳初为“现代世界具有革命性贡献伟人”,当选的10人中,包括杜威和爱因斯坦。
梁漱溟说服军阀韩复榘在河南、山东进行“乡村自治”试验,融社会教育与社会改造为一体,把乡村建设运动的主旨定为八个字:“团体组织,科学技术”,是要把散漫的、只顾自家自身的农民组织起来搞生产,在生产中学习和运用科学技术。
时代造英雄,英雄造时事。一代伟人,把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融为一体,脱下西装长袍,与贫民为伍,通过各不相同的特定的方式实践着教育理想。
同时代的三位伟大教育家,虽然都实践乡村教育,但并不自立门户,互相排斥,而是互相学习与合作。晏阳初、陶行知与陈鹤琴等人合作,从中国常用汉字中选择最常用的1300个,合编了《平民千字课》。梁漱溟曾到晓庄师范拜访陶行知。1946年,梁漱溟在陶行知辞世的悼文上写道:“陶先生是一往直前地奔赴真理的一个人,好恶真切分明。有时不形于色,却力行不怠,沉毅踏实。许多人受他感动,就跟随他走……我简直要五体投地向他膜拜!”在陶行知诞生90周年的文章中写道:“想到我亲切结识的盖世人物而衷心折服者不外三个人。而陶先生实居其一,其他二人便是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他们甚至互相影响,互相借鉴,形成了基本一致的的教育理念。晏阳初在陶行知之后进行乡村教育实验,吸收了陶行知、黄培炎(职业技术教育)等人的思想。
时代不同了,乡村教育的方式几近不可能了。但如陶行知先生所论述的,第一流的教育家有两种,“一是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我们在教育界做事的人,胆量太小,对于一切新理,大惊小怪。如同小孩子见生人,怕和他接近。又如同小孩子遇了黑房,怕走进去。究其结果,他的一举一动,不是乞灵古人,就是仿效外国。也如同一个小孩子吃饭、穿衣,都要母亲帮助,走几步路,也要人扶着,真是同怜。我们在教育界任事的人,如果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秘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这是何等的魄力,教育界有这种魄力的人,不愧受我们崇拜!二是敢入未开化的边疆。一般有志办学的人,也专门在有学校的地方凑势闹,把那边疆和内地的教育,都置在度外。推原其故,只有一个病根,这病根就是怕。怕难,怕苦,怕孤,怕死,就好好的理没了一生。我们还要进一步看,这些地方的教育究竟是谁的责任?我们要晓得国家有一块未开化的土地,有一个未受教育的人民,都是由于我们没尽到责任。责任明白了,就放大胆量,单身匹马,大刀阔斧,做个边疆教育的先锋,把那边疆的门户,一扇一扇的都给它打开。这又是何等的魄力!有这种魄力的人,也不愧受我们崇拜。”我们可以择其一而从之。对于陶先生所说的三种常见的教育家,“一种是政客的教育家,他们只会运动、把持、说官话;一种是书生的教育家,他只会读书、教书、做文章;一种是经验的教育家,他只会盲行、盲动,闷起头来,办……办……办”,我们可以避之。
怎样做,全在乎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