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 2014-09-23 来源 | 中华遗产杂志
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是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家的国力和国情的。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北大学生由本、预科350人扩大为一千三百多人。当时的正教授分为六级,依据《国立大学职员任用及薪俸规程》,从一级到六级的月薪分别为400银圆、380银圆、360银圆、340银圆、320银圆、300银圆;级别较低的讲师月薪从2~5银圆视情况不等。
不过章程只是章程,在实施过程中,也有差异,陈明远在写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时,就在北大的教员月薪存根中找到了一些教员的薪资单。根据这些“工资条”上的记录,胡适在1919年9月的薪资是280圆、周作人240圆。当时的北大教授日子还是较为丰盈的,因为当时月入280圆,相当于如今的月薪上万。而当时北大学生所有的开支包括学杂费和买书,吃喝玩乐,一年准备180银圆足够,节约一点120银圆也可以,也就是说,北大学生每月全部费用为10-15银圆(合今人民币400~600元)。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中央政府权威低下,无法实现有效的社会管理和控制,教育资金无法得到保障。袁世凯死后,各军阀混战,国家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军费、政府开支和偿还外债,各地教育经费出现普遍性短缺。据顾颉刚的日记记载,北京大学当时拖欠教员薪金非常严重,他甚至给自己清楚地记录了账目:
1月薪金:拖欠半年后分三次领取,到6月17日取32元,6月25日取70元,7月16日取8元;
2月薪金:拖欠四个月,到6月24日取100元;
3月薪金:拖欠将近半年后分三次领取,到7月16日取32元,8月10日取40元,9月9日取37元,10月2日取63元;
4月薪金:拖欠将近半年后分两次领取,到9月9日取37元,10月2日取63元;
5月薪金:拖欠将近半年后分三次领取,到10月2日取37元,11月12日取35元,12月2日取28元;
……
鲁迅对自己当时的薪金也有一个记录:1920年他共收入1月至9月教育部薪水2640元,平均每月220元;被拖欠3个月薪水900元;1921年共收入2490元,平均每月207元7角,被拖欠薪水半年多……
1940年左右,高校教授的实际收入的四分之三已被通货膨胀所吞占,工农业劳动者的工资则下降较少,下降最多的也只是三分之一。这可以通过战时工资收入者实际收入的变动图看出。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大学教员薪资待遇的相关条例,将副教授列入大学教员的等级中,当时教授的月薪可达到500元,相当于今天的1.7万元。从薪资数目来看,当时高级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还是比较高的,有一个统计说,上世纪20年代中国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平均收入和生活费大约相差3-10倍,这个比例和当时的日本相类似,可见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生活水平并不低于日本。
不过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到了40年代,物价飞涨,由国民党一手导演的通货膨胀,将知识分子压迫到了生活的边缘,终日为柴米油盐烦恼的老师们,物质生活一年不如一年。
1938年5月4日,在云南昆明,西南联大正式开始上课。从北京过渡到西南联大,教员们的薪资自然是要打折扣的,当时的计酬单位是法币,大学教授的平均月薪为法币350元,到昆明后,调整到了300元,相当于打了8.5折,虽然是略有艰辛,但还是足以应付生活。不过“打折”只是一个序曲,应该说,从进入昆明开始,教员们的薪资待遇和生活水平就不断遭遇挑战。1938年底到1939年,由于不法奸商贪图暴利、囤积居奇,各地物价上涨幅度猛增,云南一担米达到了120元,四川、福建等地已经出现了抢米风潮。
面对物价上涨,联大校方起初还不断用补贴的方法来帮助一些困难教员,但这些补贴如同杯水车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知识分子,在最无奈的时候,也只能写申请要钱。最先行动的是学校的一些讲师级教员,因为没有职称,他们在薪资待遇上和正、副教授还有一定差距,但校方以经济拮据为由拒绝了讲师们的建议。
然而没过多久,当西南联大的主体——教授们集体发言要求涨工资时,校方就不得不重视了。
那是1941年,教授们的实际收入只有战前的十二分之一,相当于一个码头搬运工的水平,甚至不足以养活两个成年人,而一个教授要养活的平均人数是6人。
当然,苦中作乐的教授也不在少数。西南联大的另一位名师闻一多则一身傲气,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笑面迎天,和夫人高真一起携手渡难关。闻一多篆刻营生、高真卖衣服贴补家用的故事,在现在读来,也还是充满温情。
抗战期间,薪资没有增加,而物价却每日飞涨,西南联大的讲师、教授们的日子一日难于一日。
图为闻一多教授因生活所迫,挂牌刻制图章。
1941年下半年,西南联大面对教授们的生活压力,提出了发“津”的补助办法,及时跟踪当时市场米价,补发教授、讲师每月1担(160斤)白米,来维持5口之家的一个月生计。但是昆明的米价已经是“薪”加“津”也无法赶及的程度。
当全国经济接近崩盘时,国民党又推出了金圆券,文物公教人员的待遇按照规定必须按金圆券支付,其标准以原薪额法币40元为基数;超过40元至300元之部分,按十分之二发给金圆券;超过300元之部分,一律按十分之一发给金圆券。
这样的计算方法,意味着抗战前月薪600元的教授,在此时只能拿到金圆券122元,折合之前的法币61元,实际薪水只有以前的十分之一。在知识分子的眼里,这不仅是金钱压榨,还是对知识的侮辱,是一种歧视。
抗战时期的这场引起国民收入重新分配的变动,使一类人经济利益损失,使另一类人获益,单纯靠工资营生的高校教师又往往是其中最大的受害者,小商小贩和投机者成为了主要受益者。比如西南联大的外籍教授Robert Payne在调查时就发现,1943年一个乡下厨师的工资竟是一个大学教授的8倍。不难想象,抗战时期的高校教师的生活水平已经是属于社会最下层。
抗战期间,薪资没有增加,而物价却每日飞涨,西南联大的讲师、教授们的日子一日难于一日。其实不止教授们的日子难过,国民党统治时期,通货膨胀也与普通民众的生活如影随形。小青年虽然面前堆着小山一样高的钞票,可他却笑不出来,因为钞票已经贬值得厉害,“钱不值钱”了。
中小学教师的命运更是凄惨。据慈鸿飞在《二三十年代教师、公务员工资及生活状况考》中所作的总结,1932年以前,中学老师的计酬方式是时薪,1922年以前一般为每小时5角至2元,1922年实施学制改革后,初中教师一般时薪为1元2角5分,高中一般1元7角5分或2元。时薪的概念总是让人联想到不尊重,再看看当时所谓的时薪一元是什么概念。1917年5月,北洋政府统治下的国立大学正教授的月薪可达300-400元,假设一个中学教师的时薪是1元,那么他一个月需要上300小时的课才可以拿到300元,即30天连轴转、每天10小时,显然很不合理。这还是20年代的情况,到了西南联大时代,连教授都养不起家眷的情况下,中小学教师的日子更加难过。
有学者曾经为西南联大的教授薪资收入和购买力做过一个统计表格,从表格可见,当时知识分子地位的每况愈下,这也清晰地告诉我们,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是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家的国力和国情的。
[ 原题 | 民国教师挣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