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影响学习的深层因素

作者 | 王陆   发表时间 | 2010-09-15   来源 |  信息技术与教学优化网

编者按:林晓东教授是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创新教育科学亚洲中心主任,哥伦比亚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文化和技术学系的终身教授,她的博士论文曾经被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评为1994年度最佳博士研究,1994年获得美国教育研究学会(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最佳研究奖。她于1999年任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斯宾塞基金会博士后学者,2003年被评为卡内基学者。

林晓东教授在儿童认知及学习,教师教育及技术应用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特别擅长于从认知、文化和技术的角度研究教育问题。元认知是林晓东教授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她长期致力于提高人们对隐性知识的关注,尤其是隐性知识在学校教学、问题解决和跨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的作用。林晓东教授特别善于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从不同角度研究教育教学问题。

什么在影响着人们的学习?这是每个教育研究者、教育工作者,乃至每个关注自身发展的人都会关心的问题。林晓东教授的研究一直通过学习、技术和文化情境的综合性视角解读着人的学习,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她又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价值观”入手,重新解读了影响学习的深层次因素,并致力于通过技术将难以言传的“价值观”显性化,以此来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甚至弥合文化差异的鸿沟。

 在全球化影响日益深远的今天,关注价值观与文化差异对学习的影响,从更加广阔的视角思考影响学习乃至生活的深层次因素对每个教育技术研究者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林晓东教授的研究既指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又为广大研究者提供了研究范例。为了将林晓东教授的近期研究介绍给国内研究者,我们特邀国内学者进行了此次访谈。

访谈者:林教授,您好!在您的研究中,一开始就十分注意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效果,那么您的研究涉及到哪些变量?这些变量的关系又是如何的?能否请您给读者做一个全面的介绍?

 

林晓东:在我的绝大多数研究中,都会研究三种变量:学习(学科知识和社会性知识),技术和文化情境,探索如何用技术支持元认知、促进元认知能力,进而如何用技术环境辅助学习,一直是我研究的重要内容。

对于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的一个重要挑战是,搞清楚为什么有的人比其他人学习得更有效率,以及如何设计工具帮助那些不够成功的学习者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我们发现元认知技巧是影响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元认知是对自身思维过程的知觉、观察、控制和自我调整学习行为的能力,元认知的发展能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会影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不同任务的策略。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首先,鼓励学生解释特定规则的实施和应用,能帮助他们组织思维和行为,并帮助他们规划和监控其设计活动;其次,解释特定规则的应用。能帮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采用更系统的方法,这样他们就能够更容易发现自己做错了什么,没有理解什么,还需要知道什么。上述这项研究在1995年曾获得了两个美国国家级奖项:美国教育研究学会杰出研究奖和美国教育技术学会杰出研究奖。

 

访谈者:随着您研究的深入,您发现还有更重要的因素能够影响学习,例如价值观,那么您能否给读者介绍一下您在价值观研究上所取得的成就?

 

林晓东:我的研究试图解释隐性知识在不同类型学习中的重要角色。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隐性知识通常是指存在于个体头脑中,但难以言传的知识。它不易被察觉和获得,但它为深入理解学科知识和社会性知识提供了条件。例如,我所研究的隐性知识通常包含人们的价值观、目标和意图。这类知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们的价值观会影响到他们的目标、行为、问题解决策略、精力投入和社交的方式。

研究表明,那些能认识到学习目标价值的人,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更深层次的学习策略,具有更强烈的内部动机,特别是在遭遇挫折和困难的时候,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人们较之以往具有更强的流动性。在美国,大规模的移民使国家的种族多样性大大增强。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学校里的学生也日益呈现出了多样性与差异性,不同的家庭和社区体现出不同的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这种变化对教师如何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和有效地教学都带来了挑战。

我的研究就是试图了解学生的隐性价值观、目标和意图,了解他们是如何理解社会,理解学习内容,以及隐性知识是如何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学校生活的。在研究中,我的方法之一是把这些隐性知识转化成具体、可操作的对象,教师和学生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讨论。这样一来,无论他们在学习内容性知识,还是在解决问题时,都能明确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当谈到价值观时,我并不是指宗教性信仰和行为,而是关系到学习过程中各种决策的价值观。例如,如何评价在一项活动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或者如何评价完成某一学习任务的不同方法。

 

访谈者:恰如您刚才所说,当在更广泛的社会情境下,问题就会变得更复杂了,您认为就学习问题而言,还有哪些因素需要关注?

 

林晓东:尽管有了早期研究的成功,我还是感到在有关有效学习策略领域的研究存在局限。渐渐地,这种感觉清晰了起来,我和其他元认知领域的研究者一样仅仅关注了特定任务的学习、反思(例如,对文字的解码、记忆、学习控制实验中的变量,等等)。

而我认为,元认知的范畴应当拓展到更大的文化背景下,拓展到人们对自己目标、价值观和意图的反思上。我们需要作出更多努力,来帮助人们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了解自己,从而培养出更适应全球化背景的学习者。这种改变对教师尤为重要,因为他们今天面对的是更加多样化的学生,需要通过创设教学环境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

思考人们在社会情境中对自身角色、责任和行为的过程,让我开始反思自己从中国赴美的经历,以及我的“跨文化”学生们的经历。跨越不同的文化,让我们较深刻地认识到,在“我是谁”这个问题上中国和美国有着截然不同的答案。许多人在迁移到另一个国家时,都会经历一段深入的自我反思。与元认知研究中对学科知识学习的反思相比,这种更加广义的反思通常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这样的经历让我意识到在元认知理论和研究中加入社会文化元素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我目前的研究中,除了对元认知和技术的研究外,也开始重视文化因素。对我而言,“文化”不仅仅指世界各地的文化,也包括更多微观文化,例如课堂教学和学科自身的文化。

有一种非常重要的隐性知识,我称之为个人背景知识(Personal Background Knowledge,PBK),它包括个人的价值观,目标和奋斗历程。个人背景知识对问题解决有着重要作用。我们开展了多项研究来探索不同类型的个人背景知识对学生物理学习的影响,对解决跨文化冲突能力的影响,对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进行沟通协作能力的影响。

多年来,科学课教学近乎排他性地关注两类知识与技能:科学研究的结果和过程。对结果的教学强调重要的科学事实和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例如,通常学校科学课本教授以下内容:波和波形运动、力、功和能、压力、热和物质特性、电、细胞和分子、生态系统和物种起源。对科学研究过程的教学要教授学生开展科学探索的方法,例如典型的科学方法课会教学生如何建立和检验假设,进行细致观察、实验和测量,分析数据,报告研究成果等。近年来,一些科学教育者开始重视指导学生对有争议的理论进行辩论,将其作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活动。学生被鼓励针对不同的理论进行思考,并找寻证据支持或证伪这些理论。最终,一些科学教育者将理论构建视为科学的核心目标。

毫无疑问,学习学科知识和科学的探究方法是重要的。然而,在目前以学科知识为核心的科学教学中,科学家的个人背景知识是缺失的。科学家的个人背景知识包括科学家的价值、动机、个性特征和生活经历,与他们持续努力、坚持奋斗并最终获得科学成就密切相关。

学生常常没能意识到伟大的科学成果是一代代科学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造的,即使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也通常认为只有极少数聪明人才能做科学研究。许多学生认为科学发现是由于科学家超乎寻常的能力,而不是通过奋斗获得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大多数科学课教学中强调知识,而不是知识被发现的历史和个人背景。对这一领域研究的回顾,让我们做出这样的假设,即对科学家在取得研究成果和设计研究过程中所遭遇的困难和奋斗经历的了解,会促进学生对所学的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这对中国的教育意义尤为重大,因为中国的教育往往过于强调具体的学科知识和好成绩。我认为,深入学科知识产生的根源要比单纯学习知识重要,正如在科学课中加入科学家取得科学发现过程的描述。尽管教科书有时也会提及科学家,但通常仅仅列举成就,并不真正将科学家的工作和其生活结合起来。

我们也研究了个人背景知识如何改变学生对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刻板印象,并影响他们解决跨文化冲突的策略等等。这项研究发现了在知识学习和问题解决中加入人性化因素的重要作用,并为相关具体学科的研究如英语、数学、历史等,开辟了广阔空间。通过理解人的目标和奋斗经历,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知识学习的意义,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这表明了对目标与价值观的理解对学习者是多么重要。

 

访谈者:那么您又是如何使用技术帮助教师和学生将目标与价值观显性化的?

 

林晓东:我目前正在研究的另一个领域就是通过不同技术(包括模拟和游戏)来使人们的目标和价值观显性化,便于他们针对彼此的目标进行讨论。很多时候,我们的价值观和目标对自己都是难以明确表述的,更不要说言传给其他人了。你不可能看别人一眼,就说“我知道你的价值观是什么了”。我们需要把人放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其反应来理解他们的价值观和目标。我们已经开展了多项研究探索不同类型的学校文化对学生价值观和目标的影响。

 

访谈者:在哥伦比亚大学有许多国际学生,这些国际学生的价值观和目标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从而可能会造成师生之间跨文化沟通和交流的障碍。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沟通能力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种能力了,您的研究也在致力于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那么您如何看待跨文化交流的影响因素?

 

林晓东:我和我的研究生夏勍正在着手研究人们的价值观和目标是如何影响他们与跨文化合作者进行交流和协作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已经成为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重要的能力,在每天的工作和个人生活中,人们都在技术的帮助下与全世界各地的同伴进行着协作。在我最近与哥伦比亚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讨论哪些因素影响着国际学生在美国的成功时,她说道:“对我而言,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他们的考试成绩,而是他们处理同学和老师们的不同观点、视角和价值观、目标的能力,这是他们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许多学生患有心理疾病,因为他们不能处理文化差异,最终甚至不得不选择退学。”这个例子再次告诉我们,不要仅仅看重内容学习和考试成绩,而要关注学生应对困难和挑战的的综合能力。

 夏勍刚刚完成了一项预实验研究,来证明个人背景知识是如何影响跨文化交流的。我们让中国和美国大学生通过互联网结成对子,来合作完成一些任务,比如讨论如何照顾老年人。在一种条件下,我们让跨文化对子交换他们的个人背景知识。在另一种条件下,不进行这种知识的交换。我们发现交换个人背景知识的组,有着更丰富的发散思维,更具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法,提高了跨文化交流能力(使用能力量表测量得出的结果),减少了偏见与歧视。这项研究告诉我们,只是简单地把来自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人集中在一起并不能自动形成好的协作。跨文化交流中的动态交互是复杂的,要想发现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找到跨文化交流的潜在问题,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相互理解、避免冲突、享受交流过程,并在交流和协作中取得丰硕成果。

前面我们所谈到的内容可以概括为:第一,探索如何用技术支持元认知,促进元认知能力,进而如何用技术环境辅助学习;第二,如何更好地理解目标、意图和情境对学习的促进作用;第三,使用技术帮助教师和学生沟通隐性价值观和目标;第四,跨文化交流的影响因素。这是我目前的四个主要研究领域,它们互相依存、相互促进,深化了我们对人类学习与社会交往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研究中,我越来越意识到,我们不应忽视内容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之外的隐性知识,我们需要探寻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我个人相信这些隐性知识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会影响到学生在考试和其他情境中的注意程度、精力投入、策略运用和行动方式。因此,隐性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对学习起着关键性影响。

提交评论

你必须 登录 以便提交评论

关于我们

醒客教育思想网由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题写站名,并得到茅于轼、张曙光、雷颐、汪丁丁、丁学良等国内知名思想界人士的支持,是一个传播国内外最新教育思想、观念资讯与新知的公益性网站。

联系我们

E-mail:edu.thinker@hotmail.com

微信公众号:eduthinkers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eduthinkers

醒客教育思想网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113215号

             

Designed by 广州醒客

Powered by WordPress

// www.eduthin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