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曙光:政府办职业教育是与民争利

作者|张曙光  成稿时间|20020703  来源|醒客教育思想网(作者供本网专稿


张曙光·教育改革思考

[原题]:职业教育和教育产业

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和提高个人的职业能力,满足个人选择职业获取收入的需求,是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提供的完全是私人产品和服务。其决策由私人选择,其供给也由私人承担。政府可以鼓励提倡,但不宜直接从事。这类教育不仅是一大产业,而且必须实施企业化经营。私人从事这类产业,目的在于盈利,办得好也能够有较大的盈利。政府直接从事这类产业,就是在与民争利。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改革中,对于教育产业和产业化的问题存在着很大的争论,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提供的是私人产品,满足的是私人需求,教育决策和人力投资是私人决策,目前又存在着很大的市场需求,因而,教育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完全可以实行产业化经营。另一种观点认为,与一般产业不同,教育培养的是人,而不是一般的产品和服务,不能套用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来讨论,教育不能成为一种产业,更不能实行产业化。

两种观点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其实,与其他事物一样,教育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物,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独立和发展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其内部的结构和关系也会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深化。不仅有教育层次的分化和结构,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而且有学科的分化和结构如文科、理科和工科以及各个具体的门类,还有办学方式的分划和结构,如官办、商办和民办,等等,形成一个教育分工的体系和网络。

基础教育满足的是个人的需求,而且是满足个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旨在为个人平等参与创造基本条件和重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类教育所提供的不是私人产品和服务,而是公共产品和服务,而且是一种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因此,基础教育不仅是义务教育,而且是强制教育。或者说,这里的义务有二重含义:一是国家有实施教育的义务,个人有接受教育的义务。根据一部分公共产品的生产(直接供给)和融资(间接供给)可以分开进行的特点,基础教育的生产供给必须分散在各地由基层政府组织实施,但其间接供给要由中央财政融资。既然基础教育是由政府经办的,那么,它就不可能采取市场化的方式,既不可能成为一个产业,也不能实现产业化经营,既不能按企业盈利方式经营,也不能按非盈利组织的盈利方式(即盈利而不能分红)经营。

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和提高个人的职业能力,满足个人选择职业获取收入的需求,是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提供的完全是私人产品和服务。其决策由私人选择,其供给也由私人承担。政府可以鼓励提倡,但不宜直接从事。这类教育不仅是一大产业,而且必须实施企业化经营。私人从事这类产业,目的在于盈利,办得好也能够有较大的盈利。政府直接从事这类产业,就是在与民争利。这类产业的发展必须服从市场竞争规则,政府的直接参与必然造成市场扭曲,不利于市场竞争。

高等教育满足的不仅是个人需求,而且是超出个人平等参与需求之上的,用于满足个人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因而也是私人产品和服务,其决策应当由私人选择,其供给也主要由私人进行。其中某些基础学科,政府可以资助,一些技术学科,企业可以从事,但基本上应当由非盈利机构组织供给。非盈利组织从事这类教育,可以盈利,但盈利不能分配,只能用于继续扩大这类事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等教育也可以归入教育产业。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除了基础教育以外,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构成教育产业的两大部分。可见,根据基础教育必须由政府创办,不能产业化,而否定教育产业,或者根据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是一大产业,而全面推行教育产业化,都是不大妥当的。

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我们混淆了教育的育人功能与教育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控制功能,或者过分夸大了教育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控制功能,而否定了教育所具有的产业功能,不仅政府全面涉足教育产业,进而直接管理和干预教育过程。这一点集中表现在职业教育方面。

首先,我们的很多技术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是由政府创办的,很多高等工科学校也是由政府创办的。学校领导由教育行政部门指派,教育经费由财政拨付,课程设置、教材教法和招生人数也由教育部门管理。由于教育行政部门没有激励,也没有办法掌握社会需求,随造成一些专业人材过剩,毕业后无法就业,另一些专业不足,满足不了社会需求。据最新报导,杭州招聘数控机床技术工人10余场,月薪6000元,无一人应聘,青岛一企业招聘高级塑料模具工,开出16万元年薪的高价还招聘不到,广东省到2005年缺高级技工130万人。

其次,官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制通常为三年,学习时间过长,专业设置过多过繁,学非所用,增大了教育培训成本和人力资本投资。出于所谓加强思想教育的需要,学校设置了一大堆政治理论课,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由于市场需求不清,培养方向和目标不明,专业课设置也是应有尽有,特别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不注重职业培训和技术操作,一些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工作需要。于是在大学扩招的冲击下,中等专业学校纷纷萎缩和关门,形成巨大的浪费。

再次,由于官办,国家承担了很大一部分教育经费和人力资本投资成本,由个人负担的教育成本相当于全部教育成本的1/3~1/4,于是出现了高学历热,大量资源投入价值不高的高学历教育,产生了教育深化过度的问题。一方面,MBA招生拥挤不堪,某校招收400人,报考的达5000人,另一方面,毕业后大材小用,高能低就。博士生做硕士生的工作,硕士生做大专生的工作。

最后,由于中等专业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萎缩,进城农民工大都没有经过必要的职业技术培训,不能适应进城做工的要求,一些城市政府也以文化和职业素质要求阻碍农民工进城,造成城乡之间和城市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严重分割。如果政府能大力支持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进城农民工都经过职业技术培训,就能促进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2002/07/03,于北京方庄芳城园


提交评论

你必须 登录 以便提交评论

关于我们

醒客教育思想网由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题写站名,并得到茅于轼、张曙光、雷颐、汪丁丁、丁学良等国内知名思想界人士的支持,是一个传播国内外最新教育思想、观念资讯与新知的公益性网站。

联系我们

E-mail:edu.thinker@hotmail.com

微信公众号:eduthinkers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eduthinkers

醒客教育思想网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113215号

             

Designed by 广州醒客

Powered by WordPress

// www.eduthinker.com